阳康后,不须辨证,皆可用的治咳方
止咳散
文|敏敏
现在有很多人在阳转阴之后,还总是感觉喉咙发痒,止不住地咳嗽。
在众多止咳的方药中,有一个方子,出自清代名医程钟龄的《医学心悟》中止咳散。
这个药方相对温润和平,不热也不寒。
原方为桔梗、荆芥、紫菀、百部、白前各1kg,甘草375g,陈皮500g(按比例打粉,制作散剂)
止嗽散的组方如下:
荆芥 12g 桔梗炒 12g 紫菀12g 白前蒸12g 百部12g 甘草炒 4g 陈皮 6g
水煎服,每天两次。
这个药方逐邪、理肺。这次新冠,要么是风寒,要么是风热,要么是风湿,总之,都跟风邪有关。随着新冠恢复,人们体内的风寒或者风热很少了,只是残留了为数不多的风邪。
其实,不管是风寒还是风热,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肺的气机升降失常导致的。
气机升降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,自然就不会咳嗽了。
而肺的气机正常了,它在正常呼和吸之间就会把肺里面的邪气给排出去。
方中紫菀辛温润肺,苦寒下气,补虚调中,消痰止渴,针对咳逆上气。
紫菀能治疗“新久咳嗽”。不管是短期咳嗽,还是对长期咳嗽,用紫菀都有很好的效果。
古人还称赞它“温而不热,润而不燥”,不论是外感咳嗽,还是内伤咳嗽,也不论虚实寒热,都可以用紫菀。
紫菀之所以能止咳,还是因为它能够降肺气。《中药学》上说,紫菀可以润肺下气,可见,它有降肺气的作用,和白前一样。
百部甘苦微温,兼可润肺,主之肺热呛咳。
百部,也是治疗咳嗽的药物。《本草正义》说,“凡有咳嗽,可通用之”,可见这味药跟紫菀很像。《本草发明》说“止久嗽为专功”,可见它擅长治疗长期咳嗽。
紫菀百部均入肺经,共为君药。
桔梗苦辛微温而性平,宣通肺气利膈,泻火散寒,主攻痰壅喘促咽痛。桔梗它本身就是一味很好地祛痰药,痰少了,当然就更不咳嗽了。
白前辛甘微寒,肺降气,下痰止嗽。
桔梗、白前,它们都是入肺、理肺的。理肺,不外乎宣、降肺气。我们平时总是一呼一吸,往外呼气是宣发,桔梗性升,可以顺应肺脏往外宣发的状态。往里吸气是肃降,白前味苦,苦能降,可以顺应肺脏的肃降。这两味药一升一降,二者共为臣药,就可以调理肺气,让肺气更加顺畅,肺气顺畅了,人们呼吸才轻快,肺里不难受了,当然就不用咳嗽。所以,在治疗咳嗽时,不管什么时候,都不要忘记宣降肺气这个基本方法,凡是能宣降肺气的,都可以治咳嗽。
荆芥轻清祛风,辛苦而温,芳香而散,可散风解表,清头目,利咽喉,主治伤风咳嗽,去表之余残留的邪气。
陈皮橘子皮晒干了就是陈皮,橘子皮晒干了就是陈皮,越陈旧越好,可以调中利膈,导滞消痰,行气化痰,理气和胃健脾。和荆芥共为佐药。
甘草可镇咳、祛痰、补三焦元气以散表寒,调和诸药。是为佐使之用。
全方有宣利肺气,疏风止咳。诚如《医学心悟》所谓:"本方温润和平,不寒不热,既无攻击过当之虞,大有启门驱贼之势。是以客邪易散,肺气安宁。”
《医学心悟·卷三》注止嗽散治“诸般咳嗽”,不分寒热、外感内伤之因。
对各种咳嗽,不论是长期、短期、内伤、外感咳嗽,都有用处,甚至连寒热都不用太在意。
阳康后咳嗽不止的,赶紧用止嗽散吧。
方歌
止嗽散中用白前,陈皮桔梗草荆添,
紫菀百部同蒸用,感冒咳嗽此方先。
温馨提示: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、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,不能作为处方,请勿盲目试药,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!
【中药方】让人聪明的几张“传世名方”【中医药方】一方统治颈椎病
偷”来的五则当代名医临床验方胡希恕:薏苡附子败酱散--治疗顽固性皮肤病“蛇盘疮” 民间中医治疗绝技
▼更多精彩推荐,请关注我们▼
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
大地婚介公众号二维码
返程有单公众号二维码
返程有单小程序码
家用电器
上一篇:阳康后 咳嗽、咳白痰的治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