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ICU放弃治疗的病人,交到中医大夫手上......
导读:中医只能调理养生吗?中医不能救命吗?看看这则医案,充分体现了医患双方信任的重要性,每一诊都考验着中医大夫的综合素质和临床能力,同时也很好地传达了中医药在危急情况下的临床疗效。
注:本案是一位师门的三期师弟约我看的病人,为了尽量保持其真实性,病史中全部引用了家属反馈时的描述,不作修改。
家属告知:
老人较胖,89岁,4月6日脑出血(高压190mmHg)送某医院,降压消炎,病人发烧痰多,体温37~38℃左右。
几天后呼吸急促,血氧低,肺部感染,送ICU病房上呼吸机(无创插管)。意识不清,刺激略有反应,睁不开眼睛。头部CT显示逐渐稳定,各种生命体征稳定(原本内脏器官尚好)。
医院用冰毯物理降温,用各种抗生素,一直控制不下来,由于插管时间过长且血色素明显降低(13降到8),黑便,有胃部潜血(少量出血)。ICU没有中医手段介入治疗,情况逐步恶化。
家人于4月24日出院回家(租用呼吸机),回家眼睛能张开转动,体温37.5℃,晚上呼吸急促一直睁眼,痰多粘稠(白粘痰),心率120次/分,呼吸渐弱。
以为不行了,拔掉所有管,穿衣,结果经过刺激咳嗽出几次痰,由于意识不清而咽下肚,呼吸反而平缓,心率也降到90次/分,意识稍清醒,能看看人,可以稍吐咽,喂了一点小米汤。
左脑出血,右侧肢体麻木,左侧尚能动,手脚不凉。大小便有,小便微黄。
由于病人神志不清,手机发来的图片无法看到舌像,只能看到病人嘴唇较干。
予小柴胡汤加味:柴胡30克,半夏10克,人参10克,黄芩15克,浙贝10克,瓜蒌30克,胆南星10克,鲜竹沥100亳升,桔梗10克,射干12克,炙甘草6克,生姜15克,大枣4枚
家属反馈:
师兄好!感谢师兄及时指点治疗,老人现在基本上退烧(最高37℃左右),痰也基本没什么了。
现在神志也恢复了一些,能坐起来简单问答,但还不能叫上别人名字。可以吃流食,没有嘴歪,右侧肢体仍然没有知觉(左脑基底出血),现在有护工每天按摩。二便都有,不能自控。
由于长时间昏迷输液,胃有出血,现在脾胃还弱,嘴上有溃疡。二便不能控制,肢体一侧偏瘫。另外嗜睡(原来也爱睡觉),感觉精力不足虚弱,有褥疮。
舌头还不太配合,没有照片,反馈看到舌尖下有溃疡。脉搏80多下,血压吃药控制在140、150、160左右,血压还是偏高,本次发病就是血压过高引起(190、200左右)。
本拟用竹叶石膏汤,但无粳米,未服。
家属反馈:
师兄好!昨天在保定拿药没有粳米,所以没有煎煮,本来今天准备再去买粳米,老太太早上忽然又发烧37.6℃,您看现在是吃竹叶石膏汤还是小柴胡汤?
家属反馈:
师兄好,还没有,可能是前两天天凉,老太太小便失禁总是湿的,下面没有穿衣,给她擦拭的时候可能凉着了。
昨晚吃小柴胡颗粒(一次两袋)开始37℃,半夜37.7℃,今早37.5℃。
今日上午:血压100/61mmHg;体温37.2℃(用了退热栓),脉搏89次/分。
没有痰、呕、咳、汗,食欲不多尚可,似有怕冷(自己拉被子)、舌红苔不多,昨晚身上起疹子(前几天也有昨天厉害),已经四天无大便(病之前也是三四天大便一次)。刚才服用(莫西沙星)似怕苦,以前不明显。
予竹叶石膏汤加味:竹叶10克,石膏50克,麦冬15克,西洋参15克,炙甘草6克,生地30克,玄参15克,柴胡30克,黄芩15克,五味子6克,石斛30克,粳米适量
家属反馈:
师兄晚上好!您太神了,吃了一副半药已经见好,精神也轻爽了,说饿了!温度也降了,我开始崇拜师兄了!以后得多向师兄请教。
家属反馈:
师兄辛苦了。现在又有一个情况,今天尿明显少了,现在手脚肿,排尿很少,是不是肾也有问题了。
予银翘汤加味:银花15克,连翘10克,竹叶10克,玄参15克,麦冬15克,生地30克,丹皮15克,大青叶15克,生石膏30克,知母10克,甘草6克,滑石15克,白茅根15克,猪苓15克
下午反馈:
师兄好!我上午去保定了,老太太上午排便很多,输液加上昨天也用速尿,现在好像缓解不少。
我摸着头不热,手脚温,胸腹有热,目前37.6℃,血压100/55mmHg,看着脸上热退了些,身上红疹也不特别厚。
上午又吃了上个方子的药,我感觉是起了一些作用。目前,我觉得似乎有所缓解。
家属反馈:
师兄好!病情似有缓解。
新方子煎煮后昨晚服用一次,晚上排便四、五次,稍偏稀(稀粥状)但还不是水样。小便增加,早起体温37.4℃,血压128/60mmHg,脉搏90次/分。
早饭食欲尚可,只是吃完后似不太舒服,体温37.6℃,有腹胀,呻吟,翻身,一个多小时后排气后,人似舒服些。
脸色由红开始转红里有白,头颈手脚都不太热,胸腹腋窝还有热似也降低。感觉热像退了不少。总体感觉状态好转,尿也有了。
予银翘汤加味:银花15克,连翘10克,竹叶10克,玄参15克,麦冬15克,生地15克,丹皮15克,大青叶15克,生石膏30克,知母10克,甘草6克,滑石15克,白茅根15克,猪苓15克,干姜6克,人参6克
家属反馈:
师兄好!
老太太情况越来越好,今天上午37.2℃-37.5℃,下午37.2℃,食欲也挺好,昨晚和今天上午各大便一次,头脑也清醒一些,疹子也下去不少。
家属反馈:
师兄好!早上36.6℃,越来越好,尿量也很好。
家属反馈:
师兄好!总体挺好,疹子已经退了,肿也消了,尿也挺多。昨天又稍有点低烧,今天早37.4℃,上午37.2℃。
予竹叶石膏汤加味:竹叶10克,石膏50克,麦冬15克,西洋参15克,炙甘草6克,生地30克,玄参15克,柴胡30克,黄芩15克,五味子6克,石斛30克,粳米适量
家属反馈:
师兄好!
老太太最近气色精神都挺好,体温还是浮动,昨天上午36.8℃,晚上11点37.2℃,今天早晨37.4℃,血压可以,高压130mmHg左右。
做了尿常规检查,满视野白细胞,无红细胞,可能还是有尿路感染。
小柴胡汤加味:柴胡30克,半夏6克,西洋参15克,黄芩15克,甘草9克,生地30克,通草6克,竹叶10克,白茅根30克,滑石30克,蒲公英30克
家属反馈:
师兄晚上好!
这几天老太太的尿清一些了,还有一点白色浑浊。
体温一直在37℃上下浮动,今天早36.9℃、37.0℃,晚上37.2℃,血压105/58mmHg,脉搏105次/分,脉搏最近有点快,精神胃口大小便都还好。还是比较虚弱,体温摸着不热,量一下总在37℃浮动。
予竹叶石膏汤加味:竹叶10克,石膏24克,麦冬15克,半夏6克,炙甘草6克,人参10克,石斛15克,炒麦芽10克,芦根15克,白茅根15克,粳米适量
随访:
师兄好!不好意思刚才接了一个电话。老太太整体情况还挺好,血压,食欲,大小便都可以,小便比较清了,略有一点轻微的浊。舌头看不太清,好像还是偏红苔少。体温是36.8℃~37.4℃之间。
总体身体精神都可,只是体温未完全正常,小便尿量也可以,略有一点点轻微浊。
随访:
师兄晚上好!
由于孩子7月份高考然后报志愿一直忙活着,也没跟您联系。
老太太现在能下地挪两步,偶尔还有点低烧,其他尚好,神志也还可以,能简单沟通但家人名字还叫不上。
这是一个危重病人,高龄,脑出血,合并上消化道出血。由于长期插管导致肺感染、呼吸衰竭。
首诊主要的问题是发热,痰多,由于神识不清,不能配合,舌象看不到,只能看到口唇干裂。虚人发热,热盛津亏,痰浊壅肺,先用小柴胡汤和解退热,加浙贝、瓜萎、胆南星、桔梗、射干及大剂鲜竹沥清热化痰开窍。
二诊5月8日,基本上退烧(最高37℃左右),痰也基本没什么了。神志也恢复了一些,能坐起来简单问答,但还不能叫上别人名字。可以吃流食,右侧肢体仍然没有知觉(左脑基底出血),二便都有,不能自控。嘴上有溃疡。二便不能控制,感觉精力不足虚弱。有褥疮。
本拟用竹叶石膏汤,但无粳米。延到5月12日,由于洗澡受寒,又有发热,用竹叶石膏汤合小柴胡汤两剂,和解少阳,清热养阴,热退。
三诊5月15日,有微热,尿少,全身起红色皮疹,为余热未尽,由气及血,用银翘汤清热养阴,加丹皮,大青叶凉血,滑石、白茅根、猪苓利尿通淋。16日服上药后便稀,上方因加人参、干姜温脾止泻。
四诊5月21日,低热,37℃左右,疹退,肿消,尿量也增加,余热未尽,气阴两伤,用竹叶石膏汤益气养阴,兼清余热。
五诊5月23日,气色精神好,但有低热,尿常规检查,满视野白细胞,疑尿路感染。用小柴胡汤合导赤散,加白茅根、滑石、公英清热利尿通淋。
六诊5月29日,精神胃口大小便都还好。有微热,人比较虚弱,续用竹叶石膏汤;益气养阴,加芦根、茅根清热利尿,配麦芽、石斛醒脾开胃,缓缓调理。
经过一个多月的中医治疗,病人热退神清,身体渐趋康复。到8月随访时,已能下地,和家人简单交流。
这是一个危重病人,ICU已经放弃了治疗,认为不可能治好。
其基本病机为邪热久稽,津气两伤,兼有挟痰,挟外感,或入营血,或小便不利,或水肿,或下利。
因此治疗上,主要用小柴胡汤退热,竹叶石膏汤清热益气养阴,间用清热化痰、凉血解毒、利尿通淋、温脾止泻诸法,热去津复,挽救了病人的生命。
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
大地婚介公众号二维码
返程有单公众号二维码
返程有单小程序码
家用电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