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样科学防治鼻出血
多数鼻出血为单侧鼻腔出血,多因鼻中隔偏曲或鼻炎导致鼻黏膜干燥,血管破裂而出血,出血量少,而且可以自愈;也有反复出血及大量出血者,应警惕鼻咽部肿瘤,血液系统疾病等。
经常,反复的鼻出血会引发贫血,这类患者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。所以鼻出血不能忽视,要找到病因,积极治疗。
▲如何正确处置鼻出血:
突然发生的鼻出血,难免会让我们有不同程度的紧张、恐惧等心理反应,而这种不良情绪可引起血压升高,加重病情,尤其是高血压患者。此时,应该尽量使自己效松下来,采取自救或求助措施。
▲常见的应对鼻出血误区
仰起头,捏着鼻子,然后举起对侧的手;用纸巾卷把鼻孔塞住,这些止血方法都不对,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生命危险。
仰头,实际上不仅没有止血作用,还会将血液吞咽到食道和胃肠,刺激胃肠黏膜,很容易引起不适、恶心的感觉,甚至会引发呕吐。
自行填塞的纸团对出血点不能产生足够的压力,相反在鼻腔环境本身就很干燥的状况下,再塞入纸巾、棉花等,更容易损伤鼻黏膜,加剧干燥症状。
▲正确的鼻出血应对方法
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出血鼻孔同侧手的大拇指指尖,紧紧压住出血一侧鼻翼的上方或用拇指和食指紧捏住两侧鼻孔5~10分钟,力度不要太大,压迫止血。
同时用冷毛巾冰敷额头部及后颈部,起着收缩血管的作用,就近坐下,身体略向前倾,保持头稍低位,张开嘴巴,用嘴呼吸,同时将流向咽喉部的血性液体及时吐出来。
如果出血量较大,可以用医用脱脂棉、干净的棉花、纱布等,在清水或植物油中浸湿,慢慢填入鼻腔,对出血点形成压迫,此时头依旧要向前低下,不用几分钟便可以止血。
鼻出血的情况可轻可重,必要时可向周围的人求助,不要有怕麻烦别人的顾虑。需要提醒的是,若采用上述自救方法10~15分钟仍无法控制出血的话,就应该立即就医,情况严重者可拨打120求助。
另外,对于近阶段有反复少量鼻出血者,有血液病、慢性肝炎、肾脏疾病及重度高血压病史者,或者有鼻腔及鼻咽部肿瘤手术或放疗史者,无论出血量有多少都应该及时去医院做相关检查或治疗。这些患者可能存在隐藏病因或者伴发原有疾病的加重,及时就医可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。
▲中医治疗鼻出血如何辨证迭药?
鼻出血在中医又称为鼻衄,中医认为,衄血之实证主要是由于(肺、胃、肝)火热偏盛,气血上逆导致;虚证则有气血亏虚,气不摄血导致血不循经。
如果有鼻出血,口干咽燥,或有发热,血颜色鲜红;鼻腔干燥,有灼热感;咳嗽痰少等证,同时舌尖略红,舌苔黄,可以判断是风热犯肺证。宜采用清肺泄热,凉血止血的药物,一般可选用桑菊感冒片、千柏鼻炎片、防芷鼻炎片等。
如果鼻出血,或牙龈出血,口渴喜饮冷,大便干,小便黄;舌红、舌苔黄厚,可以判断是胃火炽盛,要用清胃泻火,凉血止血的药物,一般可选用一清胶囊、清胃黄连丸等。
如果鼻出血,伴有头晕、目眩、耳鸣、烦躁易怒、口干口苦、目赤等症,是肝火上炎所致。这种情况可用泻肝火的药物,如龙胆泻肝丸、一清胶囊等。
如果平时身体虚弱,反复鼻出血,牙龈出血或皮下出血,伴有神疲乏力、面色苍白等,属于气血亏虚的表现,则需选用归脾丸、参苓白术散、补中益气丸等以补气养血止血。
上述出血原则上均可以服用云南白药以止血。如果大量出血,导致失血过多、出现大汗淋漓、四肢温冷、神昏、血压下降等危重症状,要及时急诊抢救治疗。
▲鼻出血的预防
01.控制剧烈活动,避免鼻外伤;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不要随意抠挖鼻孔、使劲搓揉鼻子。
02.饮食要清淡,少吃煎炸肥腻食品,多吃新鲜蔬果,并注意补充水分。
03.室内温度不宜过高及过于于燥。
04.预防呼吸道急性感染性疾病,如感冒、鼻窦炎、过敏性鼻炎等,这些疾病容易导致鼻黏膜血管充血肿胀,甚至造成毛细血管破裂出血。
05.经常鼻出血者也可用复方薄荷油滴鼻液等药物加以预防。
06.患有高血压病的老人,要控制好血压。因为便秘、咳嗽、高血压病等都会引起老年人出现鼻出血的情况。
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
大地婚介公众号二维码
返程有单公众号二维码
返程有单小程序码
家用电器